小課題的概念: 是以教師在自己的教育、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為課題,運用科研的方法,由教師個人或不多的幾個人合作,在不長的時間內共同研究,促進對問題認識的提高或解決的小型的教育科學研究。 小課題的特點 ●真。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真實問題。小課題研究是一種“面對真問題,展開真行動,獲得真發展”的實踐研究方式。 ● 實。從實踐中來,為實踐服務。立足于當前教學實際,針對教師教學中遇到的盲點、熱點、疑點問題開展實實在在的行動研究。即課題來源于教學“實際”,放在教學活動中去“實踐”,研究活動要“真實”,研究過程要“踏實”,研究結果要“務實”。 ●小。切口較小,一個問題,一個現象,一種方法,一個活動等。 小課題的特點 ● 活。自主發現教育教學中的問題,是教師 “手邊”的問題,自己感興趣的問題。它不需要嚴格的研究程序,沒有固定的研究模式,存在于教師日常的工作生活中,時時都可以開放,處處都可以進行,在興趣中生根,在實踐中開花,在過程中結果。 ● 快。收效快,一個問題解決了,就可以得到一點收獲,由于樣本較小,它不需要該問題的方方面面,更不需要形成系統的經驗總結。關鍵是要讓自己體會到“眼前一亮”,“心頭一喜”的愉悅。 小課題研究與大課題研究的區別 學校教育科研有兩種類型: 一是涉及學校重大問題和教育、教學一般規律的課題,解決教師教育、教學中遇到的具有共同性問題的課題。(大課題的來源) 二是教師自己或少部分教師解決自己在教育、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的課題。(小課題的來源) 大課題研究與小課題研究區別表: 小課題研究的具體步驟 第一,發現問題。 第二,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。(讀書、分析研究) 第三,用找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去解決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學問題。 (設計、行動、反思、修正、再行動) 第四,要把自己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總結出來。 第五,把總結出來的方法反復運用到教育教學中驗證。 舉例 教師布置作業中“多此一句”的作用與效果研究 現象: 1.好好做,看誰先完成 2.如果不及時完成,我會…… 3.比一比看誰先背會。如果在規定時間內背不會,我可要…… 問題 缺乏信任 恐嚇與威脅 降低教師的威信 產生錯誤導向(如只有犯錯誤者才需要勞動;學習是件苦差使) ……(返) 小課題示例 學生是否關注作文的批語 發現問題:56名學生。49名“濤聲依舊” 尋找原因: 評價“霸權” 改進方法: 增加“回音壁” 留給對比閱讀與修改時間 增加面批的比率 鼓勵第二次習作(返) 教學檢測的批改與糾錯的研究
——以《花的結構與類型》一課為例 課題的來源與期望:生物教師在教學《花的結構與類型》一課后,進行了當堂測驗——關于“桃花的結構示意圖”。結果全班學生出現了64處錯誤。教師批改后,學生自己改了8處,教師代替學生改了1處。第二天,仍有55處填空錯誤沒有得到改正。 第三天,研究者用原題重新檢測,將結果進行對比;再過兩周,用“百合花的結構”進行檢測,將結果再進行對比。如此發現了許多影響課堂教學落實的因素。 逐步理解并探索出抓實、抓細、抓好每個教學環節的意義,讓課改成為自己的自覺行為。 如何選題 一是選題需要具有針對性 針對自己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,也就 是說,問題來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。是 我的問題,做(操作、實踐)的問題,發展 的問題。 也就是說,小課題研究的問題來自 我們的困惑、我們的矛盾、我們在教學中碰 到的問題、 我們的經驗。我們應該眼睛朝下, 關注事實。 二是切口需要小巧。 一個問題、一個現象、一個學生、一種方法、一次活動等,均可以成為“小課題”。 三是內容切合自己特長。(適切) 題目雖好,但不是自己的專長,不是自 己的愛好,再好的課題也難以研究。應該選 擇自己有一定的積累、有話可說的課題為好。 小課題的問題來源 1、來自理念 以“教”論教,以“學”論教,教教材-用教材等等 2、來自課堂 (1)傳統的課堂教學 重教師、輕學生,重教法、輕學法 重內容、輕技能,重習題、輕方法 重知識、輕能力,重輸出、輕落實 重測試、輕過程,重考點、輕體系 重智能、輕情感,重優勝、輕全體 (2)現代課堂教學 A、教學過程——“斷”的現象 B、師生互動——“鬧”的現象 C、教學提問——“熱”的現象 D、教學生成——“散”的現象 E、教學媒體——“多”的現象 F、自主學習——“放”的現象 G、體驗學習——“淺”的現象 H、合作學習——“假”的現象 I、探究學習——“平”的現象 J、課堂評價——“激”的現象
3、來自學生 ● 學生思維發展特點,突變年齡問題 ●學生能力發展過程,知識、技能、方法、能力、情感問題 ●學生知識構建過程,學習方式問題 ●學生學習需要、動機、興趣、動力、行為、結果的內在關系問題 ● 學生學習障礙及對策問題 ● 學生多元智能問題 4、來自教師 ◆是以什么樣的觀念作為教學的基礎的問題 ◆教學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的問題 ◆教學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問題 ◆是否尊重并教養學生個性特長的問題 ◆教師自身專業知識結構的問題 5、其他方面 ◆課標、課程、教材、教具、管理、環境、信息、文化 小課題示例 語文課堂合作“邊緣人”現象研究 學生閱讀摘抄實效性的研究 教師布置作業中“多此一句”的作用與效果研究 課堂提神的招數研究 夸獎學生的有效方法與策略研究 學生是否關注作文批語的研究 小課題示例 ◆ 農村學生朗讀能力培養研究 ◆中學生數學課傾聽習慣培養研究 ◆ 物理實驗課導入新課的研究 ◆語文板書設計的研究 ◆英語有效作業設計的研究 課題名稱的一般結構 一個完整的課題名稱,應當包含研究對象、研究范圍、研究方法三項內容。 學生是否關注作文批語的研究 教師布置作業中“多此一句”的作用與效果研究 不當的小選題舉例 合理使用“心罰”的研究 (“心罰”本身就不合理) 微笑在教育過程中的運用研究 (將情感異化為手段,具有刻意性、尋利性、庸俗性) 兒童心理特征對語言學習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(切口大,過于專業化,一般教師無法勝任) 概念辨析:“問題”與“課題” 問題是原生的,課題是人為的 問題是客觀的,課題是建構的 問題在先,課題在后。沒有問題就沒有課題;有了問題也不一定有課題 課題是“問題的轉換”,“原生的”“赤裸裸”的問題不是課題。 問題是課題研究的起點,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科學合理最大程度的解決問題 教師小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 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研究方法 課題研究讀書學習計劃以及具體時間安排 完成讀書筆記與課例分析的具體時間安排 課題研究成果的表達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