莆田第十中學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方案 按照區委、區政府認真落實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全省文明城區工作部署,力爭扎實有效開展文明創建工作,確保文明創建目標任務落到實處,同時也為了切實提高我校師生文明素養,培育社會文明風尚,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內涵,推進區教育系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,結合我校工作實際,制定本方案。 一、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會精神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,堅持立德樹人,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目標,以文明校園創建為載體,全面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,為推動城市文明水平的整體提升做出貢獻。 二、主要目標 全面落實《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》和《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》中的相關指標,進一步推進德育工作,積極開展師生文明行為規范活動,以文明校園創建為契機,夯實文明創建基礎,提升師生綜合素質,不斷提高師生對創建工作知曉率、參與率和滿意率,不斷提高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,圓滿完成教育系統所承擔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任務。 三、領導機構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領導小組 組 長:林光亮 副組長:林朝暉(常務) 卓文達 宋慶清 翁建梁 成 員:林海清、鄭建慶、陳 強、徐凡煒、許 偉、張碧華、謝朝陽、余啟梁、 宋春滿、陳偉海、柯金水、蔡謨榮、顧志忠、陳清娟、各教研組長、年段長、 全體班主任 四、主要任務 1.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。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“六個下功夫”,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學校教育管理各環節、各學科教學、校園文化建設、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之中,引導學生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。發揮課堂教育教學的主渠道作用,將思想政治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內容有機整合,組織開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教育,利用網絡多媒體等教學手段,提高教育實效。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,切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加強網絡文化建設,引導學生文明上網、綠色上網。 2.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。圍繞《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》,整合德育資源、凝聚育人合力,構建“學校、家庭、社會”三位一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體系。全面落實《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》,深化實施《關于全面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施意見》,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和形式,努力構建符合新時代發展需要的德育課程體系。持續推進以《中小學生守則》《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》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和實踐活動,規范未成年人基本言行,培養未成年人良好行為習慣。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,將24字核心價值觀背誦納入文明班集體考核,并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價值觀入耳、入心、入行。圍繞“扣好人生第一??圩印敝黝},在校內外廣泛開展學習和爭做新時代好少年、“傳承紅色基因”系列教育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、學雷鋒志愿服務、“勞動美”社會實踐、“陽光成長”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活動。密切與轄區公安司法部門、法院、檢察院等展開合作,讓同學們學法知法守法,加強交通、消防等安全防范教育,健全安全責任制。 3.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工作。總結2020年文明校園創建經驗,圍繞領導班子建設、思想道德教育、活動陣地建設、教師隊伍建設、校園文化建設、校園環境建設等方面持續開展文明校園創建工作。以班級為單位,大力開展文明班級、文明寢室等創建活動,在原有班集體考核的基礎上,豐富班級評價標準和方式,進一步凸顯文明在班集體創建占比。進一步強化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。及時宣傳創建工作的重要意義、目標任務、重大部署,以及創建測評工作的新要求、新態勢、新舉措、新成效,確保廣大師生創建工作知曉率100%,參與率100%。進一步規范完善文明校園創建臺賬資料,確保宣傳櫥窗內容齊全、及時更新。 4.全面推進師德師風建設。深入開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精神,學習教育部最新印發的《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準則》,通過黨員教師全員參加志愿服務,各黨支部爭先創優,廣大教師踴躍參加志愿服務等系列活動開展,進一步強化師德師風建設,營造立德樹人的良好氛圍。明確教職工禮讓斑馬線、不違規停車等交通規則要求,做到令行禁止。 5.全面提升校園及周邊環境。做到創建任務無死角、創建區域無死角、創建內容無死角。一是凈化環境。落實“門前三包”責任制,做到整潔有序,無亂堆放、亂停車、亂涂寫等現象。加強勞動教育,確保校園及周邊環境衛生整潔,全面落實垃圾分類與校園禁煙。二是加強校園設施管理。確保無障礙設施建設達標、管理規范,合理設置文明標識和指示牌等;定期做好學?;A設施排查,對于老舊、破損的設施設備及時更換、更新,確保各項設施完好、消防通道暢通。三是做好公益廣告宣傳工作。按照“位置要醒目、點位要達標、分布要均勻、表述要正確、畫面要整潔、內容要齊全、形式要多樣”要求,在校園刊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精神文明創建和“講文明樹新風”等主題公益廣告。學校食堂顯著位置要有“節儉養德”“文明餐桌”等溫馨提示,每塊綠地設有文明提示或溫馨提示標志。要利用宣傳標語、展板、文化墻等宣傳展示校風校訓、校園文化,讓師生知曉校風校訓。學校要及時更新完善公益廣告和宣傳欄內容,進一步提升創建宣傳氛圍。四是加強周邊環境巡查整治。全面落實《學校及周邊環境長效管理機制》,學校每周至少兩次巡查校園周邊環境,并每周一次零報告制度,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學校不能解決的及時上報相關部門進行整治。五是加強校門口交通秩序管理。全面落實《學校周邊交通秩序長效管理機制》,做好上放學期間校門口執勤管理,鞏固前期交通秩序專項整治成果,上放學期間校門口安排值班教師、值班領導、值周班級參與交通管理,規范接送學生車輛停放秩序,大力宣傳“綠色出行”、“文明交通”,規范接送學生車輛停放秩序,確保校園周邊道路通行有序。 6.推進志愿服務常態化制度化。持續深入宣傳貫徹《志愿服務條例》,扎實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、常態化。精心打造學校文明實踐特色活動和品牌項目。提升做好“文明交通勸導”、衛生清潔、宣傳倡議等文明活動;定期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;引導師生利用雙休日、寒暑假就近就便主動參與社區服務活動。 7.大力營造“秀嶼有你 越來越好”同創共建氛圍。一是進一步營造“創城”氛圍。在校園醒目位置張貼、懸掛創建“文明校園”、創建“全國文明城市”宣傳標語、橫幅,并及時更新相關內容,常年保持規整整潔。利用學校電子顯示屏、廣播站、櫥窗、教室宣傳欄等載體宣傳創建口號、創建目標、創建動態等情況。學校校園網開設創建文明城市、文明校園宣傳專欄。二是廣泛宣傳“創城”工作。利用國旗下講話、家長會、班會等形式向師生、家長宣傳創建工作,爭取廣大師生及家庭的大力支持,使我市創建工作深入民心,保證廣大教職工、學生及家長知曉率達到100%。三是開展“小手拉大手,共建文明城”活動。進一步抓好騎行電瓶車不違規帶人、不駛入機動車道;乘坐公交車以及公共場合不吃零食;不帶外賣進校園,不帶不健康零食進教室等要求。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“小手拉大手,共建文明城”活動,達到“教育一個學生,影響一個家庭,輻射整個社會”的效果。 8.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和迎檢迎評機制。鞏固發揚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的良好做法,落實區教育系統《校園周邊環境整治方案》等長效管理機制要求,結合我校具體實際,將創城工作全面融入教育教學活動,做到創城工作常態化、有效做法制度化。廣泛動員,將創城工作落實到每天的工作中,確保創城成果長效化。 五、保障措施 1.強化領導,形成文明創建工作合力。成立創城工作領導小組,校長擔任組長,推進創城工作。切實增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,形成上下聯動,一級抓一級、層層抓落實的強大合力。保證創建工作高標準、高質量開展。 2.建立長效機制,保證創城工作持續推進。通過建立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機制、文明校園創建機制、校園周邊環境整治聯動機制、創城工作指導考評機制等一系列的機制,讓創城工作成為教育教學的一部分,成為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成為教育惠民生的重要內容,提高教育創城的參與率、貢獻率。 3.加大宣傳,形成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。大力宣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意義,宣傳我校創建工作中的先進做法、先進典型等。通過宣傳欄、廣播站、網站、電子顯示屏等陣地定期刊登、播送文明城市創建內容。通過形式多樣、廣泛深入的宣傳發動,使創建工作人人皆知,在全校形成上下重視、人人參與的創建格局。 莆田第十中學 2022年4月18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