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而逢盛世,青春當有為 高一(8)班 林曉紅 魯迅有言:“愿吾輩青年都能擺脫冷氣……能發聲的發聲,能做事的做事?!鼻嗄暌淮援斨敬娓哌h,堅守“以青春之我,創建青春之國家”的理念,行可為事做有為人。 “大道至簡,實干為先。”青年是蓬勃向上且充滿生機的,應該腳踏實地,發揚實干精神并付諸行動。既要擁有“初生牛犢不怕虎”的勇氣與自信,也要有“進前而顧后”的理性與冷靜。憶往昔,1919年中國外交在巴黎和會上的失敗引發眾多中國人的軒然大怒。為此,北京爆發了一場以青年學生以主的愛國運動。他們游行示威、罷課,不懼當時的政府的威壓,直面那舉起的槍桿子,一腔熱血,想到便做,每一聲號召都彰顯著拳拳愛國之心。”茍利國家生死以,光因禍福避趨之。”夜色難免黑涼,但前行必有曙光。北京學生們帶動其他地區青年,紛紛向政府表示憤怒,以少年之軀去抵抗俗惡的不公?;仡^看,坎坷崎嶇;向前看,永不言棄。 新時代的青年敢為人先,熱愛祖國。 扶搖直上九萬里,直下看山河,目光所至皆為心之所向。百年征程,黨領導我們踏過萬水千山,迎來花紅柳綠,目睹了從無到有的過程。新中國成立初期,中國缺乏戰斗機技術,幾乎沒有空軍。在這民族危亡之際,一批有學識的富家子弟挺身而出。而選擇這條道路,便意味著放棄了安逸的生活,沒有翅膀地飛行,與死神相伴。鮮衣怒馬懷抱報國志??v使當時敵我雙方差距懸殊,他們卻也依然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血戰藍天,“用身體和敵人的兵艦陣地同歸于盡”。事不避難,義不逃責,青年才俊們不被屈不撓的身影將”永遠留存于心。 時代的新青年,以身為炬,奉獻祖國。 “歲月因青春慷慨而赴而更加靜好,世間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麗?!闭?/span>習近平主席所說,我國青年一代,必將大有可為,也必將大有作為??唇癯?,有00后戰士陳祥榨為守俊領王安全在與外敵斗爭中不幸犧勝,他在日記中寫道“清澈的愛,只為中國”;有追隨軍人父親步代,主動申請援助武漢的護士陳玉婷;有參與建設雷神山醫院的19歲長安大學學生徐身立還有“盡已之力,照亮他人”的90后山區教師趙鵬菲….冰山露出海的僅僅只是一角,而絕大部分隱沒于海之下。我們能看到的,或許,不過是他們生活中的點滴,背后是更多的酸楚。還有無數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,在屬于他的那片天地作著努力。 新時代的青年,奮發圖強,強盛祖國。時代之河,川流不息,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,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,創造歷史。 青春逢盛世,青年當有為,奮斗正當時。作為新時代青年,應肩負使命,心懷信仰,發出“請黨放心,強國有我”的宜言,不忘初心,承前啟居后,為建設強國而努力! |